興美術館

Xing Art Museum

商晚期–西周早期 青銅獸面紋羊首提樑方卣

商晚期–西周早期 青銅獸面紋羊首提樑方卣

商晚期--西周早期 青銅獸面紋羊首提樑方卣

文物尺寸:長:26CM 寬:9CM 高:45CM

此方卣出土於中國商晚期(殷墟.安陽時期),是商文化禮儀活動中的重要禮器,用以盛酒敬神。

器蓋為屋脊式四坡面設計,四隅明顯起棱,中央設有立體鈕首,便於揭蓋與提攜。器身呈方口斜肩、深腹直壁,下承圈足,幾何結構清晰堅實。從器蓋至足部,四角均設扉棱,結構嚴謹而穩重。兩側提樑以對稱形式安置,兩端鑄飾精緻羊首,其五官雕琢清晰,神態沉靜,捲曲羊角向上挑起,和器腹的獸面紋一同彰顯出濃厚的殷商美學,是本器的特色亮點。

器腹飾以高浮雕獸面紋作為主題,眼珠隆起、五官抽象,展現典型饕餮意象。背景密布雲雷紋與夔紋,紋飾繁複而層次分明。整體表面保留「生坑」出土狀態,綠鏽自然蔓延,並見局部特殊腐蝕現象,閃現銀白光澤,令人一見難忘。

尤為珍貴的是,蓋內仍可見清晰鑄銘文六字。依金文書寫習慣,銘文由右至左排列,經初步辨識為「𠦑白𣪘 國𦣻作」,推測為器主或族群製器以供宗廟祭祀或祖先祭禮之用。

本器結合罕見羊首、銘文與生坑質感,為研究商晚期禮制文化、圖騰信仰與審美轉變的重要實物。就這類折肩、出稜扉、幾乎滿紋的方卣來說,本器與上海博物館收藏的小臣卣(高52.6公分)、故宮博物院藏的ㄐ毌父戊方卣(高56.5公分)等典型器物,在結構與裝飾風格上高度接近,展現了商晚期方卣製作的高超水準與禮器文化的成熟面貌。

綜觀其形制、紋飾、保存狀態與歷史定位,此件羊首提樑方卣具備極高的歷史研究、藝術欣賞與文化收藏價值,堪稱青銅禮器中的精品。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