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周中期 青銅鳥紋鷹形尊

商晚期 青銅獸面紋方尊
文物尺寸:尺寸:長24公分 × 寬24公分 × 高42公分
此件青銅鳥紋鷹形尊為西周中期精緻青銅酒器的代表,形制高挺、姿態優美,兼具儀式功能與視覺張力。器身採鷹形構造,壺嘴以鷹首為飾,喙部下彎,雙目圓睜,神態威嚴中帶靈動,體現出西周對動物圖騰的尊崇與神聖象徵。
壺身橢圓,側面曲線圓滑,自頸部至腹部飾以層層鱗羽,勾勒出禽鳥羽翼的裝飾節奏,極富韻律。壺腹可見鴞形描繪,雙眼圓睜,鳥喙微尖,自羽翼延伸至壺底,還可見鳥爪露出,採穩踞之姿。頸部兩側可見相對的小龍首作為裝飾,龍形蜿蜒曲折,環抱壺身,一路延伸至壺背,巧妙地與提梁處融合;鴞眼旁另可見蜷曲狀夔龍匍匐於兩側,設計充滿線條感。壺背提梁,便於盛裝與傾倒,與壺蓋相連,壺嘴鷹喙自然銜接,為整體設計之一部分,構思巧妙。鷹、鴞、夔、龍等意象的運用,充分展現出「龍與鳥合」的神話想像與祥瑞寓意。
器身主要以淺浮雕及淺陰線技法表現蟠龍與羽鱗紋飾,紋樣之間穿插卷雲與勾連圖案,工藝細緻繁複,表現出西周時期青銅技藝的高峰。綠銹層自然分布於器表,局部閃銀,透露出長時間埋藏所生成的「生坑」質感,既具歷史厚度,也極富審美價值。壺身形制與山東諸城贓家莊出土之戰國早期鷹首提梁壺(下圖左,高55公分)相似,然鴞紋、鳥羽紋、夔紋等複合裝飾則近似晚商風格,如婦好鴞尊(下圖中,高46.3公分);器底的鳥足設計亦呼應舊金山博物館藏的鴞紋觶,頗具設計巧思(下圖右,高19公分)。
此類鳥形尊僅偶見於商、周貴族墓葬中,作為盛酒與獻禮之器,兼具實用與禮儀性。其鷹首象徵神靈與戰力,蟠龍則為祥瑞與護佑的象徵,兩者結合成器,體現西周宗教觀念、自然崇拜與王權象徵的融合。
本件鷹形尊不僅器型少見,構造巧思、雕飾繁麗,且保存完好、神韻俱足,堪為西周青銅藝術與文化信仰之縮影。其造型、技藝與象徵性皆具極高的歷史研究與藝術收藏價值。